国内GPU芯片企业名单汇总(15家)
标签: GPU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NV 时间:2021-12-21 19:27
摘要:目前在集成GPU市场,英特尔、英伟达、AMD三分天下;独立GPU领域,几乎是英伟达和AMD的天下,前者市场份额甚至超出2/3。就在国内市场GPU市场被垄断的情况下仍然涌现出许多的国产GPU企业,那么比较知名的都有哪些公司呢?
GPU作为计算机显卡的核心,承担着图像处理和输出显示的任务。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GPU不止用于处理图形图像,其技术原理决定了它适用于大批量处理特定类型信息,且并行计算能力和能效远远超过CPU,所以逐渐衍生出了通用计算GPU(GPGPU),即利用图形处理器进行非图形渲染的高性能计算。超算、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对算力要求非常高的应用场景中,算力大都采用CPU+GPGPU或搭配专用加速芯片的构建方式。
正如大家所料想的一般,在GPU领域,我国一开始并没有相关的研发技术与生产经验,这也是国外的企业能够在我国进行长达数十年垄断根本原因。目前在集成GPU市场,英特尔、英伟达、AMD三分天下;独立GPU领域,几乎是英伟达和AMD的天下,前者市场份额甚至超出2/3。就在国内市场GPU市场被垄断的情况下仍然涌现出许多的国产GPU企业,那么比较知名的都有哪些公司呢?
1、景嘉微电子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国产高可靠、低功耗GPU芯片-JM5400,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产品长期垄断我国GPU市场的局面,在多个国家重点项目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2019年,公司在JM7200基础上,推出了商用版本-JM7201,满足桌面系统高性能显示需求,并全面支持国产CPU和国产操作系统,推动国产计算机的生态构建和进一步完善。
2、航锦科技
航锦科技的GPU技术源于并购的长沙韶光。2018年,长沙韶光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的第一代及第二代图形处理芯片(GPU)获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2019年,长沙韶光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改进型图形处理芯片在自主可控设备领域的应用得到验证,并收获相关订单。
3、兆芯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同时掌握CPU、GPU、芯片组三大核心技术,且具备三大核心芯片及相关IP设计与研发的能力,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与兼容主流的发展路线,推动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并获评了“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兆芯提供了桌面整机,服务器,工业主板,工业平台,系统级解决方案,在党政办公,交通,金融,能源,教育,网络安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4、凌久电子
GP101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09研究所控股的凌久电子研制,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处理器芯片。GP101支持2D/3D图形加速,支持二维矢量图形加速,支持4K分辨率、视频解码和硬件图层处理等功能。GP101支持VxWorks、Linux、Windows等通用操作系统,支持中标麒麟、道等国产操作系统,支持龙芯、飞腾、申威等国产处理器。GP101实现了我国通用3D显卡零的突破,在信息安全和供货能力方便有充分的保障,可以广泛应用于军民多个领域。
5、中船重工716研究所
七一六所自主研发的JARI G12是2018年性能最强的国产通用图形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混合渲染架构,兼顾数据带宽和渲染延时需求,极大地增强了芯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6、天数智芯
天数智芯于2018年正式启动GPGPU芯片设计,是中国第一家GPGPU高端芯片及超级算力提供商。2021年3月31日,天数智芯研发的旗舰7nm GPGPU云端训练芯片BI,其加速卡也一并以实体形式发布,即将进入批量生产和商用交付。国内首款自主可控的7nm云端通用GPU在正式发布。
7、壁仞科技
壁仞科技致力于开发原创性的通用计算体系,建立高效的软硬件平台,同时在智能计算领域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从发展路径上,壁仞科技将首先聚焦云端通用智能计算,逐步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图形渲染、高性能通用计算等多个领域赶超现有解决方案,实现国产高端通用智能计算芯片的突破。
8、沐曦集成电路
沐曦集成电路专注于设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针对异构计算等各类应用的高性能通用GPU芯片。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强商用GPU芯片,产品主要应用方向包含传统GPU及移动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高性能异构计算领域。
9、登临科技
登临科技GoldwasserTM GPU+产品在现有市场主流的GPU架构上,创新采用软硬件协同的异构设计。GPU+异构设计让产品在对客户实际业务继承在现有生态上的投入、在保证极高兼容性的同时,相比传统GPU在AI计算上性能和能效均有明显提升,大大降低了外部带宽的需求,显著降低客户总拥有成本。
10、摩尔线程
摩尔线程致力于构建中国视觉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计算平台,研发全球领先的自主创新GPU知识产权,其GPU产品线覆盖通用图形计算和高性能计算。公司核心成员主要来自英伟达、微软、英特尔、AMD、ARM等,覆盖GPU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服务支持等完整架构。
11、翰博半导体
瀚博半导体的产品注重计算机视觉及视频处理的优化,提供丰富的特性,高效的性能/功耗;适用多个人工智能领域。产品覆盖从边到云,SOC及服务器市场。现在市场上所有AMD Radeon图像处理器和AI服务器都是由CEO钱军带队开发,包括多个系列DGPU和MI系列产品。
12、芯瞳半导体
芯瞳半导体的GPU架构采用了业界主流的统一渲染架构,并具有高度可扩展的互联结构和计算阵列,便于芯片后续迭代升级。第一代GPU芯片(GenBu01)初测已成功,已与统信、麒麟及昆仑完成适配,目前正在为小批量量产做最终测试。GenBu01主要面向的客户为需要定制嵌入式计算机产品的客户以及为国产替代领域提供信创办公PC的ODM/OEM厂商。
13、龙芯
目前,龙芯自主研发的GPU集成在7A1000桥片中。龙芯7A1000桥片是面向龙芯3号处理器的芯片组,通过HT3.0接口与处理器相连,集成GPU、显示控制器和独立显存接口,外围接口包括32路PCIE2.0、2路GMAC、3路SATA2.0、6路USB2.0和其它低速接口,可以满足桌面和服务器领域对IO接口的应用需求,并通过外接独立显卡的方式支持高性能图形应用需求。
14、芯动科技
芯动科技在高性能计算/多媒体&汽车电子/IoT物联网等领域,芯动解决方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涵盖DDR5/4、LPDDR5/4、GDDR6/GDDR6X、HBM2e/3、Chiplet、HDMI2.1、32G/56G SerDes(含PCIe5/4/USB3.2/SATA/RapidIO/GMII等)、ADC/DAC、智能图像处理器GPU和多媒体处理内核等多种技术。
15、华为海思
2018年6月发布了GPU Turbo 1.0,图形处理效率提高60%,同时做到更省电,保证高画质。2018年9月发布了GPU Turbo 2.0,游戏场景下功耗下降可达13.6%,新增支持多款主流游戏,同时针对支持的游戏中关键&极限场景(如团战、载具等)进行了重点打磨与优化。
2019年4月GPU Turbo全新升级,不仅带来主流游戏接近满帧运行的酣畅体验,功耗的持续降低也带来了续航时间的提升。累计支持60款国内游戏。
国产GPU赛道风潮正劲,显然成为了继几年前AI芯片热潮后的又一资本宠儿。但是“国产GPU打破国外巨头垄断”却不可轻言。大浪淘沙始见金,国产GPU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新晋国产GPU厂商又能否抗住Intel、AMD、NVIDIA带来的巨大压力,已获得资本青睐的企业又能否交出漂亮的“成绩单”,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