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三种AR眼镜的显示技术区别(附优缺点对比分析表)
标签:
AR
AR眼镜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NV
时间:2022-11-03 15:08
摘要:近两年最为火爆的可谓是“元宇宙”了,AR/VR设备于是也成为各大企业争先发展的重要方向,AR主要由硬件、软件、内容和平台四个部分构成,其中AR眼镜的显示技术在眼镜里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三种不同AR眼镜的显示技术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近两年最为火爆的可谓是“元宇宙”了,AR/VR设备于是也成为各大企业争先发展的重要方向,AR主要由硬件、软件、内容和平台四个部分构成,其中AR眼镜的显示技术在眼镜里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三种不同AR眼镜的显示技术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目前,业界有三种主流的AR眼镜显示技术,分别为:被动式微显示技术、主动式微显示技术和扫描显示技术。其中,被动式的微显示技术,包括传统的LCD以及 AR眼镜市场上比较主流的显示技术DLP和LCOS,加上RGB的LED或RGB的激光器作为光源。主动式的微显示技术,包括VR上面已经普遍采用的Micro OLED技术以及大家都在期待的Micro LED的技术。而扫描显示技术,则基本上以LBS(Laser Beam Scanning)方案为主,三种AR眼镜显示技术具体情况如下:
| 被动式微显示技术 | 主动式微显示技术 | 扫描显示技术 |
系统 | LCD | DLP,LCoS | μOLED | μLED | Scanning Mirror |
描述 | 白光LED用于显示部分的背光源 | 微显示器使用RGB LED作为光源 | 微显示器使用RGB激光作为光源 | 直接μOLED显示 | 直接μLED显示 | 使用RGB激光器作为光源的调制扫描技术 |
优点 | 低成本 系统简单 技术成熟 | 技术成熟 高亮度 高色域 | 较小的体积(和LED系统相比) 高亮度 高色域 | 系统简单 解析度易扩展 | 系统简单高效率 高亮度 高色域 高对比度 解析度易扩展 | 体积小(使用RGB激光模组) 效率高 高色域高对比度 可扩展 |
缺点 | 低解析度 低亮度 低色域 | 体积大 有限的光展量 | 体积还是有点大 干涉导致图像质量差 | 低亮度 低可靠性 | 尚不可用 RGB集成难度极大 | 系统复杂(光学&电子) 图像质量待提升(干涉效应) 人眼安全规范 |
三种主流的AR眼镜显示技术对比分析
从上图可知,DLP/LCOS加LED的方案,技术非常成熟,具有高亮度、高色域等优点,但体积会相对较大,光展量比较有限;DLP/LCOS加激光的方案,除了拥有和LED类似的优点以外,体积相对加LED的方案会小一些,但相对Micro LED和LBS技术的方案又会大上不少,此外还会因为激光的单色性带来一部分的干涉效应,影响图像质量的提升;Micro OLED的方案更适合用在VR领域中,因为VR不需要和环境融合,在封闭现实环境中,其亮度已经足够,但对于AR来说,可能要适配阳光下使用的场景,亮度是远远不够的;相比Micro OLED的方案,Micro LED则可以在AR中提供足够的亮度,并且拥有系统简单、效率高、色域广、对比度好和易扩展等优点,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单色的Micro LED已经在使用,但是从量产的成熟性来说,还不是很高,其最大的问题在于RGB的集成难度非常大,将RGB的三种芯片都集成在同一个Panel上实现Micro LED显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扫描显示技术LBS的方案,由于使用的是RGB激光器作为调制光源进行扫描成像的显示技术,所以具有体积小、效率高、高色域、高对比度和易扩展等优点,但其系统相对复杂,特别是在光学和电子方面,此外同样存在DLP/LCOS加激光方案中的激光干涉效应,影响图像质量的提升。
以上就是三种AR眼镜的显示技术的区别了,这三个方向的技术各有优缺点,当前还没有万能的AR显示技术方案,方案能否更加成熟,则是企业要考虑的重要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