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已经研发成功的国产神经元芯片--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
标签:
芯片
类脑芯片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华仔
时间:2020-12-22 15:55
摘要:2019年8月,国产神经元芯片达尔文II代类脑芯片研制成功。已知达尔文II采用55nm标准CMOS技术,其单芯片由576个内核组成,每个内核支持256个神经元,神经突触超过1000万个。通过系统级扩展,可以构建一个类似大脑的由数千万个神经元组成的计算系统。
2019年8月,国产神经元芯片达尔文II代类脑芯片研制成功。已知达尔文II采用55nm标准CMOS技术,其单芯片由576个内核组成,每个内核支持256个神经元,神经突触超过1000万个。通过系统级扩展,可以构建一个类似大脑的由数千万个神经元组成的计算系统。

类脑芯片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生物的神经元行为,通过脉冲传输信号可以实现高度并行,提高效率。与传统芯片相比,类脑芯片更擅长处理模糊数据,比如一些传感任务,低功耗也是一大优势。在类脑芯片信息传递过程中,只有接收和处理脉冲的“神经元”被激活,其他“神经元”才能处于低功耗的休眠状态。
近日,浙江大学与枝江实验室联合研发出国内首台类脑电脑,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类脑芯片,实现了与DarwinMouse大脑同等数量的神经元。

据报道,这款类脑电脑含有浙江大学研发的792个达尔文II代类脑芯片,支持1.2亿个脉冲神经元和近1000亿个突触,相当于老鼠大脑神经元的数量,其典型的运行功耗只有350-500瓦。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带神经元的类脑计算机。
同时,团队还开发了一个类脑计算机的操作系统——DarwinOS,可以有效管理和调度类脑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支持类脑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
在强大的软件和硬件支持下,这种类似大脑的计算机可以实现各种智能任务。据了解,该计算机已被用作抗洪抢险现场的智能中心,可与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如语音识别、目标检测、路径规划等。,就像抗洪司令一样。这种类似达尔文的大脑操作系统面向冯·诺依曼架构和神经模拟架构的混合计算架构,实现了异构计算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为大规模脉冲神经网络计算任务提供了操作和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