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症状,需要政策、资金、人才三管齐下才能解决
标签: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华仔
时间:2021-08-05 17:58
摘要:受新冠疫情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各个电子行业都出现了 “缺芯”的症状,汽车芯片告急、手机芯片短缺、芯片产能供不应求……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耗国,面临的“缺芯”症状更加严重,正在面对着“芯片荒”的严峻考验,如何绕开“缺芯”之痛成了一个最严峻的问题!
受新冠疫情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各个电子行业都出现了 “缺芯”的症状,汽车芯片告急、手机芯片短缺、芯片产能供不应求……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耗国,面临的“缺芯”症状更加严重,正在面对着“芯片荒”的严峻考验,如何绕开“缺芯”之痛成了一个最严峻的问题!

芯片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产业的庞大生态体系,涉及材料、制造、封测等多个环节。专家同时呼吁,芯片产业发展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做支撑,但还是要做好充分准备,持续从基础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发力,努力运用市场化机制,破解芯片产业发展中的瓶颈与难题。
面对当前芯片短缺的局面,我国相关部门正在强化半导体产业链的顶层设计,狠抓产业规划布局,积极维护产业发展秩序。《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制度的相继出台,成为行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另外,“新基建”的东风也将推动芯片产业进入“快车道”。
政策与资金到位后,剩下的就是人才了,面对全球“芯片荒”,人才成了芯片制造的重点问题。
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芯片产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按照当前产业发展态势及对应人均产业推算来看,到2022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达到74.45万人左右,领军和高端人才尤为紧缺。研发团队也亟需扩充新鲜血液,形成良性的、不断更新迭代的产业人才链。
目前解决芯片人才问题路径包括人才引进、高校教育以及行业人才培养,要加大力度鼓励国内高校人才出国留学,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打破人才交流屏障。但都存在困难,也都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