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PU应用场景 国产CPU发展所面临的四大挑战
标签:
CPU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NV
时间:2022-04-06 17:27
摘要: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和“大脑”,主要由大量的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成,堪称国之重器。CPU自主创新是实现安全可控的核心,国产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和“大脑”,主要由大量的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成,堪称国之重器。CPU自主创新是实现安全可控的核心,国产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那么国产CPU主要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在发展中又面临哪些挑战呢?

国产CPU应用场景
CPU市场应用主要有三类:政务及关键基础行业、企业级市场以及消费级市场,这些市场需求各异。
政务及关键基础行业,对安全性和定制化的要求远高于消费级市场,对产业生态的要求相对较低,非常契合国产CPU当前的发展现状,因此也是目前国产CPU的核心市场。
企业级市场对产业生态的要求,介于政务与消费级市场之间,是国产CPU下一步重要的增量市场。
消费级市场对产业生态的要求最高,对性价比较为敏感,迭代周期短,是国产CPU长期需突破的目标市场,尤其是在桌面CPU生态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还需要重点弥补。
总之,随着自主 CPU 性能的不断提高和软件生态的不断完善,国内电子政务领域正在加大自主化推进力度,基于国产CPU的信息产品已经得到批量应用,重点行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开展国产CPU应用,对信息安全、供应链安全要求相对较高的领域,是国产 CPU的优势市场。未来。伴随信息化的加速,桌面、服务器、嵌入式CPU需求量均将增加。
国产CPU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1)技术壁垒
CPU作为计算机的运算与控制核心,对通用计算处理能力等性能指标有较高的要求,属于集成电路设计中的最高端产品,技术储备需要较长周期。
2)生态壁垒
CPU 产品需要研发配套的基础软件,包括如BIOS、编译系统、操作系统、虚拟机等配套软件支持。不同CPU指令系统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之间形成了独立的生态体系,不同生态体系承载的软件生态的应用数量、类型和丰富程度迥异,从而构成软件生态壁垒。
3)资金和规模壁垒
集成电路产品必须达到一定的资金规模与业务规模,才能通过规模效应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由于CPU设计研发周期长及成功的不确定性大,资金和规模成为行业的重要壁垒。
4)人才壁垒
CPU及其配套基础软件需要高端人才以及长期的研发投入才能形成高水平成果,而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端技术人才相对稀缺,且较多集中在少数头部企业中,因此,人才成为新兴企业的重要壁垒。
国产CPU从战略意义、供应链安全、自给自足的集成电路发展规划等角度而言,芯片国产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加强通用处理器研发、在高端芯片领域持续突破,是国产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